台中日友當舖-修剪大榕樹竟只剪一半 住戶呼太離譜
台中日友當舖汽車借款~台中每日分享當地社會新聞!!
修剪大榕樹竟只修剪一半,住戶直呼離譜。(記者蘇金鳳攝)
〔記者蘇金鳳/台中報導〕台中市烏日湖日里公園路有一棵大榕樹,樹幅已罩住了電線,住戶向公所反映,台電雖前往修剪,竟只修剪跟電線繞在一起的一邊,另一邊卻未修剪,讓大榕樹只剩」半邊臉」,住戶直呼太離譜!太可笑!
烏日區公所表示,這樣的修剪太難看,公所會儘速派廠商進行另一邊的修剪,把大榕樹修剪好看一點。
烏日湖日里公園路萬善堂前有一棵大榕樹,每年都會進行修剪,由於今年尚未修剪,而大榕樹的樹葉茂密成長,樹葉已與旁邊的電線纏繞在一起,住戶擔心一旦下豪大雨,樹枝掉落,將電線打斷,對住戶會造成危險。
楊來成表示,而且樹葉不修剪,風一吹,樹葉掉滿地,影響環境,很多住戶都在抱怨。
楊來成表示,他向烏日區公所反映,公所則請台電來修剪,台電今天進行修剪,竟然只修剪一半,另一半都不理,台電所修剪的部份,是該部份跟電線纏繞在一起,屬於台電所管,另一邊沒有,所以台電不負責,政府竟然如此區分,如同「一國兩制」,實在可笑,「這是什麼政府!」
烏日區公所表示,會儘速派廠商修剪,這樣的修剪實在太難看。
台中日友當舖分享-逢甲商圈沒落? 旅客跌破1100萬人次/ 11年新低 營業額比金融海嘯還慘
台中日友當舖汽車借款~台中每日分享當地社會新聞!!
〔記者蘇孟娟/台中報導〕曾創下年商機百億元的逢甲商圈也HOLD不住了?逢甲大學昨日公佈逢甲商圈發展調查,二○一八年商圈人潮量首度跌破一一○○萬人次,僅有一○九一萬多人次,是近十一年來的最低點;全年營業額也僅剩八十五億元,跌破二○○九年金融海嘯八十七億元的水準。
研究團隊分析,去年消費者在逢甲商圈餐飲消費約達四十四億三千多萬元,佔去年商圈全年商機八十五億元半數以上,去年國外遊客約僅佔一.五%,整體商圈主力消費群仍以本國遊客為主,整體下滑應與大環境有關,如何吸引民眾旅遊及商圈轉型是突破關鍵。
逢甲大學統計行銷研究小組連續十一年針對逢甲商圈發展進行調查,小組召集人李燊銘指出,估計二○一八年逢甲商圈人潮在週一至週四晚間,每日約有二萬人左右,週五約有二萬二千多人,週六增至約六萬一千多人,週日則有四萬五千多人,換算整年人潮流量約一○九一萬多人次。
自二○○八年開始進行商圈調查以來,逢甲商圈歷年人潮皆達一千一百萬人次以上,去年卻大降七十萬人次,僅一○九一萬多人次、是近十一年最低點。
餐飲是主力 縮短排隊時間成關鍵
消費力調查部分,消費者平均消費金額為六二六.一元,若以去年估計的人潮,加上逢甲師生的日間消費,推估整體商圈創造八十四億九千八百萬元消費力。
李燊銘指出,二○○九年受到全球金融風暴影響,當年推估的商機約為八十七億元;二○一六年突破一○一億元以上,二○一七年下滑到九十三.九億元,去年跌到僅剩約八十五億元,跌破金融海嘯時期的水準。
李燊銘指出,調查採書面問卷輔以街訪,從隨機調查結果分析,支撐逢甲商圈商機的主力,仍以本國遊客為主,約有八、九成是大台中包括雲嘉、苗栗等鄰近縣市遊客。去年消費者在逢甲商圈餐飲消費約達四十四億三千多萬元,佔商圈全年商機八十五億元半數以上,但消費者排隊忍受度,最多只能忍耐排隊十到十五分鐘,可供商家參考。
李燊銘指出,餐飲魅力是逢甲商圈最大的賣點與競爭力所在,業者可研究如何有效縮短排隊時間,將排隊人氣轉換成商機,創造實質效益。
台中日友當舖分享中南部一片霧霾!彭啟明:鋒面快速通過 空氣明顯轉差
台中日友當舖汽車借款~台中每日分享當地社會新聞!!
氣象專家彭啟明表示,今明兩天會有微弱鋒面快速掠過,北部地區會有降雨。另外,今日空氣品質相當糟糕,尤其中南部為橘標甚至紅標,提醒民眾外出必須戴口罩。(資料照)
〔即時新聞/綜合報導〕今(14)晨雲量逐漸增多,各地氣溫回升3、4度左右。氣象專家彭啟明表示,今明兩天會有微弱鋒面快速掠過,北部地區會有降雨,清晨鋒面遠離後降雨才停止。另外,今日空氣品質相當糟糕,尤其中南部為橘標甚至紅標,提醒民眾外出必須戴口罩。
彭啟明表示,今明兩天會有微弱鋒面快速掠過,今天白天中部以北與宜蘭花蓮北部會逐漸轉為偶有陣雨,晚上雨勢會更明顯,範圍也會擴大,持續到明(15)日清晨後鋒面遠離後才會減緩。中南部到高雄屏東也有局部陣雨,但降雨機率較低。溫度方面,今天回溫一些,估計北台灣16~22度,中南部及東半部18~16度。
明日白天到週末依然受東北風影響,東北部迎風面可能有地形雨。週日水氣增多,降雨可能略增,而下週一、二又有鋒面通過,這波鋒面可能較弱,但多少對天氣帶來影響。
彭啟明指出,今天空氣品質相當糟糕,西半部空氣明顯轉差,中南部從台中到高雄一片霧霾,空汙等級從橘標的「對敏感族群不健康」到紅標的「對所有族群不健康」都有。而中部以北為普通等級,但細懸浮微粒濃度偏高,部分地區會達到橘標。提醒民眾外出記得戴口罩,橘、紅標地區非必要則避免出門,更得避免在戶外運動。
- 以上圖文轉自自由時報